今年伊始,纽约市长白思豪就向全市公立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送出一份大礼:宣布纽约市打算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学校禁止使用手机”禁令。如果2月25日市教育政策委员会(Panel for Educational Policy)讨论后,投票通过这个提案,那么,3月2日起,纽约市110多万中小学生将可以携带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上学。
  对于白思豪的这个新年大礼,学生丶家长丶教师丶学校都乐意接受吗?大家如何准备接受这份大礼呢?请随本报记者一起去看看。

  手机禁令 话说从头
  说到这个话题,就跟大家简单聊聊纽约市公校手机禁令的历史吧。纽约市公校手机禁令开始于1988年。当时的教育局总监Richard Green禁止手机丶寻呼机等通讯设备在学校使用,因为,那时贩毒集团青睐用手机进行毒品交易。当时的A-412法规规定,校长有权没收学生手机,只有家长到学校来拿才可取回。但是,那时校方执行得都不严格。据调查,那时65%有手机的青少年都带手机上学。
  自手机在公校的禁令开始后,家长及一些团体呼吁解禁的声音从未停过。 9·11后,众多家长为孩子在外的安全担心,要求取消禁令的呼声更高。但是,2006年,当时的市长彭博却收紧禁令,加大没收学生手机力度。从2006年4月26日开始,纽约市在一些治安状况不好的学区,学生进校需经过金属探测器,以此检查是否带手机进校。2006年7月13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称,用金属探测器检查学生是否带手机进校措施执行后,两个月内在20所公立学校就没收了3233部手机,250部iPods,783个类似随身听之类的电子设备,还搜出了38件武器。
  教育局认为有的学生使用手机作弊,有的扰乱课堂秩序,有的用手机进行毒品交易,有的在更衣室里拍照,侵犯他人隐私,所以禁令是必要的。因此,这些学校的学生进校前学生以一天一元的价格把手机寄在附近的杂货店或寄存货车内。2012年6月,布朗士一辆小货车被劫,使数百名学生失去手机,暴露了寄存手机的安全问题。劫案发生后,权益人士呼吁时任市长彭博撤销手机禁令,但彭博立场坚定不移。
  公校手机禁令也成为了市长竞选的一项议题,2013年,白思豪在竞选时便承诺若当选便取消公校禁手机的禁令。在他上任一年多后,2015年1月7日,他偕同纽约市教育总监法瑞纳宣布计画取消公校手机禁令,预计3月2日起,全市110多万中小学生都可以带手机进校。
  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总监法瑞娜除了阐述公校解除手机禁令的种种好处外,也指出教育局将积极跟进。她指出,教育局只会给出指导性的建议,每个学校将经过学生丶家长丶教师间的充分讨论,制定各自的措施。她表示,每个学校的措施学生都必须非常明了,并了解违规后的结果。目前,教育局已经提出的三项管理方案供各校参考:1.学生进校时手机必须关机放入书包,或学校统一存放。2.允许学生在午饭时间或特定区域内使用。3.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作为课堂教学工具,可以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
  家长赞成丶反对都有
  虽说白思豪在宣布这些决定时表示是应广大家长的强烈要求,但事实上,消息宣布后,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欢呼雀跃,有赞成,有反对,也有担忧的。
  皇后区IS190初中的华裔家长徐晴表示:“我们盼手机解禁令已经盼很久了。儿子12岁以后,放学就自己走回来了。从学校到家步行要15分钟,于是我马上给他配了手机。这个学校还好,只要你在学校里手机不响,不把手机拿出来就没事。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儿子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记住把手机关了,每天放学后,出了校门才把电话打开,告诉我从学校出来了,回到家,再给我一个电话,报个平安。有了手机,我和先生上班都放心多了。我的一个朋友还在她儿子手机上设置了定位系统,儿子手机一开,就知道他在哪儿,从学校到家怎么走的,是否拐到哪里去了,一一显示,这不更放心吗?”
  徐晴指出,虽然大家都知道把手机带进校园是违规的,但她身边的朋友,儿子的同学几乎个个都这么做。“这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吧。带手机上学是家长和孩子的需要,却弄得我们像做贼一样,所以说,这个禁令早就该废了。”
  史岱文森高中9年级学生的家长黄女士说:“学校规定只要看到学生在学校里拿出手机,或手机响,手机一律没收,必须家长到校才能拿回手机。我的儿子刚去史岱文森才4天,手机就被没收了。原来,学校其中一个出口有两道门,他以为出了第一道门就算出学校了,于是拿出电话告诉我他放学了,结果被校警看到,手机没收了。当儿子带着哭腔用学校办公室的电话给我打来,问我第二天能不能到学校帮他拿回电话时,那天也是巧,我刚好在华埠附近,我马上跟他说‘你就在校办公室等着,我半个小时后到你学校帮你把电话拿回来。’于是一路小跑到学校,把手机拿回来。如果那天我不在学校附近,第二天我必须请假去拿手机,你看多麻烦。”
  黄女士说,他儿子班上另一个同学在课后班时手机突然响了,也被没收了。原来那位同学忘了告诉爸爸当天有课后班,爸爸见儿子没按时回家,着急了,打来电话。“史岱文森高中很多学生每天往返学校与家里要2个多小时,坐地铁,转巴士,孩子身上要没电话,我们都不知他是否平安到校,何时放学,几时到家,你说家长放心吗?”
  女儿在曼哈顿某高中上11年级的家长刘焕然说,现在很多老师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课后作业很多也都需要在电脑上进行,现代化的设备却不能进学校,真是不可思议。他表示,自己的女儿有一次为了在学校free period时间做点家庭作业,不得不躲在学校礼堂两个钢琴之间,确定没人会看到她,而后偷偷拿出手机,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上网看生物老师布置的要看的一本书。“你看,这条禁令把孩子弄成这样!多难为他们呀!”
  虽说高中生家长绝大部分赞成手机进校,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担忧。11年级学生家长黄俏玲表示,“我担心学生带了手机进校后,男朋友丶女朋友或者闺蜜间不停地发短信。”10年级学生家长刘女士担心孩子无限制上网,控制不了孩子在网上搜索。
来源:侨报网